新闻头条
为祖国贡献力量在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梦想
“我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中国故事讲述者。”记者面前的哈萨克族青年,是北京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叶山·叶尔布拉提。
大学一年级时暑假的一次阅历,让叶山与自愿服务结缘。2017年夏,他与来自北京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几位年轻人一同,去西安一家关爱智力障碍人士的服务机构,与智障朋友一同度过一天,让叶山深感“被需求”“被信任”。
返校后,叶山参加北京大学青年自愿者协会,从此他走上自愿服务路途。
回想起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联欢活动时的情形,叶山到现在仍很激动,“我要永久记住那一段阅历”。
2019年,叶山报名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活动自愿者工作组。2019年10月1日当天,叶山连续据守自愿服务岗位20个小时,顺利完成了观众服务及自愿者保证任务。
尽管有些疲倦,心里的充实感却让叶山觉得很值得:“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,我还会义不容辞地报名参与,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”
叶山告诉记者,参与自愿服务可以从不同侧面观察社会,逼真感受到自己与国家、民族同频共振。
2020年9月份,叶山作为北京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自愿者,与3名同学一同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庙尔沟中学支教。
庙尔沟中学是一所村庄中学,学生学习根底相对单薄。在支教岁月里,叶山先后担任高中思想政治、数学和英语三科教师。为了调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,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,他从教育方法、学生办理、思想开导等方面,进行了尝试。叶山始终信任,“教师全力支付,能让学生们的未来更精彩”。
在一次课堂上,有个学生问叶山:“教师,什么叫让全民共享变革开放效果?”
叶山通过教室环境、硬件设施等身边的改变给学生做了生动细致的解说。“讲着讲着,我意识到,研究生支教团作为推进县域教育归纳变革的有力行动,不正是‘让全民共享变革开放效果’的一个鲜活例子吗?”叶山说。
一年的相处、一年的尽力,学生们发生了很大改变。“被埋没在旧书中的数学题,又被我从头捡起”“我一定要走向更好的人生,遇见更好的自己”……当叶山脱离时,学生们纷繁在卡片上留言。
叶山在支教日记里这样写道:“成为一朵朵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扶贫、村庄复兴工作中,是咱们的幸运,也是咱们人生的历练和重要功课。”浪花虽小,却能汇成大江大海。如今,越来越多像叶山这样的青年,奔赴边远地方、基层,汇聚成服务西部地区根底教育开展的强大力量。
现在,叶山已回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,并担任年级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职务。在学院的支持下,他和小伙伴们一同推动“红心护航”书信陪同方案,以期通过书信沟通,向高中生传递活跃的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。
“新时代新征程上,咱们挥洒青春汗水的舞台变得更大,实现愿望的方法变得更多。”作为自愿者,叶山甘心担任贡献,他希望与伙伴们持续扩展自愿服务活动的规划和影响力。
未来,肩上担责任、目光向远方,叶山要用青春和斗争为祖国贡献力量,在炽热实践中开放青春愿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