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头条
好政策只要我努力一定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
在水磨沟区康居社区的活动室里,30多位来自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的妇女,正参与水磨沟区民政局举办的免费按摩推拿训练班。阿依木汗·买买提,边仔细听教师解说,边学着在身上按按捏捏。
45岁的阿依木汗·买买提离婚后一人带着3个孩子,日子悉数依托低保和救济。2013年借助优惠政策一家四口搬进廉租房,但日子的压力始终没得到缓解。
由于要照料孩子,这四五年间,阿依木汗·买买提几乎无法外出工作,直到今年孩子都送进了校园,她才想着找一份工作,可文化水平低又没有技术,始终求职无门。
就在阿依木汗·买买提心灰意懒时,邻居古丽努尔·阿依旦通过训练实现工作的阅历,让她看到期望。
古丽努尔·阿依旦独自抚养两个孩子,因腿部残疾又无技术,她的求职之路愈加困难。直到参与了一次训练,使古丽努尔·阿依旦的日子有了转折。
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“五个一批”部署精力,立足于发展生产脱贫一批,近年来首府举办各类训练班,引导和支撑有劳动能力的居民依托双手创始夸姣明日。
古丽努尔·阿依旦参与过多次水磨沟区举办的训练班,“手工织造、面点制作、缝纫技术我都学过。两年前社区的缝纫工坊开业,我学的技术刚好派上了用场。”
2015年,新疆移动乌鲁木齐市分公司“访惠聚”工作队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和水磨沟区残联共同出资,在社区办起家门口的缝纫工坊。
第一批出资5万元购置了8台缝纫机、4台锁边机、1台熨烫机,以及针线布料。2016年又投入2万元增加了设备,扩大规划。社区还将30平方米的备勤室腾出来改作工房。
回忆起创业之初的困难,社区书记阿不来提·阿不迪斯木说:“场地有了,最大的难题是找生意,为这事咱们整整跑了三个多月。”
走过大湾的民族服饰工房,到过仓房沟的T恤加工厂,去过王家梁的工装制作公司……在几十次被拒之门外之后,2015年7月他们拿到了第一笔订单。
“300件童装,咱们总算有时机让缝纫机动起来了。”阿不来提·阿不迪斯木说,现在他们已有四家长时间合作的企业。
古丽努尔·阿依旦记得,最初工坊有十几个人,每人工资800元左右。“现在咱们有38人,有的在工坊上班,有的在家里作业,手工好、动作快的,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。”
有了稳定收入,改进了日子,更改动了精力面貌。古丽努尔·阿依旦愈加自傲开畅,时常自动和身边的贫困妇女分享自己的故事,“现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好、时机多,帮咱们的人也越来越多,我期望更多姐妹像我一样能走出家门,学得才有所长,依托双手改动日子。”
古丽努尔·阿依旦的话,提醒了阿依木汗·买买提,在姐妹的鼓励下,她自动报名参与了训练班。
相比从前,今年的训练增加三到四期,后续还有母婴护理、化装美容等市场需求较大的训练班,如果成绩好的拿到证书,水磨沟区民政局会引荐优异学员工作……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,阿依木汗·买买提信心十足,“有这些好政策,只需我尽力,必定能给孩子更好的日子。”